4799影院
郑永年:中共长期执政的挑战🎂《4799影院》💐目标凝聚机制。现代社会结构逐渐走向碎片化和原子化,如何将这一团散沙组织起来进行合作治理成为政府社会管理的主要任务。如何在改革中达成共识和凝聚力量成为当前政府社会治理创新的一大难题。破解这一难题需要建立和完善政府的目标凝聚机制。得民心者得天下。政府向民众做出承诺的逻辑起点也必须基于民意,并全面体现在政府机构和人员日常行为、规章制度、服务水平等方面。政府一方面需要认真倾听民意、研读时势和科学评估,制定出切实可及、利国利民、符合长远发展的不同时间跨度的承诺;另一方面还要加强与社会的沟通交流,拉近与群众的距离并在全社会树立起自身机构和人员的良好形象。
从国内发展的社会需求看,当前中国正处于各类矛盾凸显期、各种思想观点交锋期,“无奇不有”的社会现象,“五花八门”的社会思潮,各方都在争夺“国内话语权”。中国社会亟需有影响力的智库提供准确信息、专业知识、正确观点和深刻思想;中国智库也有责任以高质量的智力产品回应民众重大关切,有效引导社会舆论,开辟启迪民智、凝聚民心的新途径。这不仅是服务党和政府科学民主决策、破解发展难题的迫切需要,也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伟大目标的迫切需要。,按照马克思主义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观点,意识形态是一定社会集团基于自身的经济基础和利益诉求对社会关系进行自觉反映而形成的思想观念系统,达到在思想观念层面对人们的价值取向和行为准则施加影响的目的。可见传递主流价值观念和形成普遍的精神诉求是有效落实意识形态影响力的重要途径和方式。价值和精神构成了意识形态的核心内容,形成了不同意识形态相互区别的本质内涵,规定了社会存在发展的利益本质、价值规范、信仰追求和精神力量。
改革开放以来的发展越来越使人们感受到,当代中国更多的焦虑不是来自物质层面,社会领域表现出来的精神贫乏成为更大的困扰。古今中外历史表明,对于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来说,物质匮乏可怜,精神迷失可悲。经济贫,国家则弱;道德差,民族则劣。世界范围的经验教训,值得我们高度重视。当代中国要繁荣发展先进文化,担当新时代民族精神的塑造职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是文化建设的重中之重。,我们必须解放思想、转变观念,不断创新思维、创新方法。比如要完善文化管理体制,明确提出建立党委和政府监管国有文化资产的管理机构,实行管人管事管资产管导向相统一,探索建立主管主办制度与现代企业出资人制度有机衔接的工作机制。比如针对公共文化服务资源分散、效率不高、标准不一的问题,明确提出建立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协调机制,统筹服务设施网络建设,推进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推动图书馆等单位组建理事会,培育文化非营利组织等。比如针对互联网和新媒体快速发展的新形势,明确提出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健全基础管理、内容管理、行业管理以及网络违法犯罪防范和打击等工作联动机制。
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哪些部分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并堪称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依笔者一孔之见,在汪洋浩瀚的中华传统文化中,最能代表中华民族深层精神追求和独特精神标识,并体现中华民族最基本文化基因者,非“君子文化”莫属。,对于培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来说,讲理的态度和能力既是其重要条件,也是其重要内涵。
宣传思想文化工作要致力于安民心、聚共识,构建共同精神家园。随着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出现了纷繁复杂的矛盾纠纷、观点交锋、利益摩擦,更为严重的是信仰缺失、道德失范、价值观扭曲等问题,客观上加大了理想引领、思想引导、价值观构建的难度。问题是时代的声音。理想信念方面的问题不能回避,思想认识方面的误区必须及时澄清,价值观方面的问题更应正确引导。毋庸讳言,理论宣传和思想政治教育的质量和水平的确有待提高,舆论引导的态度和方法的确需要转变,否则就会陷入“老办法不管用,新办法不会用,巧办法不善用”的尴尬境地。要直面问题、不回避矛盾,以旗帜鲜明的态度、唯物辩证的方法,科学回答实践中的问题,引导广大群众树立客观理性的思维,以全面、辩证、发展的眼光把握社会发展大势。在事关大是大非和政治原则问题上,必须增强主动性、掌握主动权、打好主动仗,帮助干部群众划清是非界限、澄清模糊认识。不管到了任何时候,不管形势如何变幻,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管理权、话语权决不能旁落,导向决不能改,阵地决不能丢。大力推进理论大众化,用党的理论创新成果武装全党、教育人民,引领社会思潮、凝聚改革共识、推进科学发展。不断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着力引导人们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接力构建为广大人民群众相守相望的共同精神家园,着力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向心力。切实加强社会热点难点问题的引导,从百姓的关注点入手,科学解疑释惑,及时疏导情绪,有效凝聚共识,引导和教育广大干部群众理性看、齐心办,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不懈奋斗。,翻开《论语》,有关“君子”的论述俯拾即是:“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君子尊贤而容众,喜善而矜不能”,等等。这表明,孔子常在君子与小人的对举和比较中,肯定和褒扬君子是他心目中的道德高尚之人。在《论语》里,孔子也数次提到“圣人”,但他明确对弟子说:“圣人,吾不得而见之矣,得见君子者,斯可矣。”这就是说,圣人难以看见,也难以企及,但君子能够见到,也可以并应该努力做到。
【編輯:伊万·斯通】
相关新闻
- 土地制度改革是城镇化绕不开的难点 2023-03-21 10:31
- 后工业时代中国经济发展之路 2023-03-21 11:02
- 大国崛起过程中的两大风险 2023-03-21 11:02
- 城镇化别丢下文化 2023-03-21 10:27
- “中国梦”重在集体承诺 “美国梦”强调个人致富 2023-03-21 10:48
相关新发布
- 加快形成绿色低碳的现代产业体系 2023-03-21 10:46
- 改革攻坚:我们该如何“摸着石头过河”? 2023-03-21 10:55
- 币缘政治:世界格局的变化与未来 2023-03-21 10:14
- 地方履历:干部晋升“必修课” 2023-03-21 10:56
- 遗嘱库能否破解遗产纠纷及继承难题 2023-03-21 10:53